2025年8月22-24日,中国皮肤健康发展大会暨杨国亮皮肤病学大会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皮肤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简称ACMED)第一届学术年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本次大会汇聚国内顶尖皮肤病学专家、学者及产业界代表逾千人,设置了1个主会场、1个AI分会场、11个亚专科分会场及多场专题研讨会,聚焦皮肤医学前沿进展、临床诊疗规范、多学科协作与智慧医疗等多个维度,旨在推动中国皮肤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承前辈之志 守住皮肤健康“第一防线”
吴文育教授致辞中表示,ACMED正在积极推进皮肤病学与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让优质医疗资源如涓涓细流,惠及广泛的患者群体。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表示,皮肤病诊疗绝非仅仅应对“疥癣之疾”,而是一项关乎人体“第一张名片”、守护健康“第一道防线”的系统工程。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廖万清院士展望皮肤学科未来时特别强调,通过创新融合多学科与人工智能的力量将皮肤科的优质服务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和更多的人群。
聚焦热点,点亮关键疾病进展
在FOCUS·TED SHOW环节,多位权威专家聚焦于关键皮肤病种,为大家带来最权威、最前沿的国际国内进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吴文育教授介绍到,近年来雄激素性秃发(AGA)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多种新药物纷纷涌现,未来疗法更令人期待。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刘红教授指出,自身免疫性疱病近年来在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领域均取得重要进展。但临床上生物制剂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意味着该领域未来存在广阔的研究空间。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史玉玲教授表示,近年来银屑病在发病机制、诊断评估、共病管理及治疗策略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整体诊疗模式正向着更智能、更精准和更以患者为中心的方向发展。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三代皮肤科医生对话致敬杨国亮
在杨国亮皮肤病学会议中,与会专家深情缅怀了杨国亮教授,致敬他为我国皮肤学科发展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杨蜀嵋教授的记忆里,父亲杨国亮教授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生活简朴。他对子女要求严格,教育他们自立自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侠生教授与恩师杨国亮教授相伴50年,其领导编写的《皮肤病学》,先后再版四次,极大推动了中国皮肤病学的自主创新与学科体系建立。
多元深耕,分会场共探热点实践与规范
与此同时,本次会议期间还正式宣告成立了覆盖多个皮肤关键领域的11个协作组,它们分别是:新媒体传播、特应性皮炎、银屑病、毛发、荨麻疹和皮肤过敏、功效性护肤品、痤疮、皮肤外科、激光、注射美容及色素性疾病。这些协作组的成立旨在汇聚领域专家力量,促进跨学科、跨机构合作,未来将在特定皮肤疾病诊疗、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协同攻关和资源共享。
承前启后,共筑皮肤健康新时代
这是一场致敬传承与创新一体的学术盛宴,传承,是守住初心;创新,是迈向未来,这正是本次会议的灵魂所在,也是一代代皮肤科人不曾停歇的征程。
2026,期待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