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1.jpg

发布会现场

10月24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铜仁专场在贵阳举行。铜仁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刘祖辉出席发布会并介绍铜仁在推动生态价值转化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图片 2.jpg

铜仁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刘祖辉

铜仁是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在贵州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等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权益性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化补偿、经营性生态产品产业化利用三条路径,逐一推动落实。

探索权益性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

建立市级统筹林业碳汇碳票项目开发机制,申报林业碳汇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8.7万亩。出台林票管理办法,申报贵州省林业碳票2张、3200多亩,监测期减排量3.2万吨,已交易4554吨。出台单株活立木交易管理办法,建设单株活立木“数字资产”交易平台,颁发全省首张“活立木数字资产证”。拓展提升“梵净生态账户”,“梵净生态账户”注册用户增加至20.09万户,累计为建户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101.61亿元,为贷款主体节约融资成本7350万元。创新设立“生态金融超市”,集中上架全市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产品,运用“生态融资价值指数”评级体系,精准投放绿色生态企业贷款1.1亿元。

深化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化补偿。

实施纵向生态补偿150万元,兑现市域范围内乌江、沅江横向补偿资金480万元。实施补植复绿、水环境修复等生态修复项目49个。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截至目前赔偿和修复资金达2.13亿元;完成全省司法碳票最大单笔交易30万元,成为全省替代性赔偿生态功能损失的首次司法实践。

提升经营性生态产品产业化利用。

编制发布了《铜仁市生态产品目录清单(2025版)》《铜仁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重点项目库清单》。建成运行生态产品综合服务平台。提升“梵净山珍”品牌影响力。新开发抹茶精酿啤酒、抹茶咖啡等系列产品,预计今年抹茶产量达2000吨、综合产值15亿元,增长均超50%。提升生态旅游吸引力。提质改造环梵净山生态旅游公路,打造“旅居梵净山”生态旅游品牌,培育“中南门之夜”品牌。提升生态工业竞争力。建成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

刘祖辉表示,铜仁市将充分发挥生态“第一资源”优势,以“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进一步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