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漏雨把天花板泡得掉皮,现在全解决了!”站在焕然一新的居民楼前,刘女士的话道出了大兴区观音寺街道新安里东区千余户居民的共同心声。

wechat_2025-10-27_135712_948.jpg

近日,该小区32-50号楼综合整治工程即将完工,这次覆盖19栋楼、超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改造,以“系统谋划、协同推进”为抓手,一次性破解水、电、燃气等多重难题,实现从“忧居”到“优居”的蜕变。

20251027102258594232242.jpg

大兴区观音寺街道新安里东区社区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基础设施老化问题日益突出。“最头疼的是供水,管道生锈,水流又小又黄。”居民赵女士回忆说,除了用水难题,小区里弱电线缆乱拉乱接的问题也很普遍,不仅影响小区美观,还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2023年底,该小区被纳入老旧小区整治工程。社区成立专班开展“敲门行动”,梳理出供水、网络、渗漏、停车等多项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我们打破‘头痛医头’模式,整合楼体、室外、绿化等内容,实现一次改造、全面提升。”社区党委书记张雪静表示。

此次改造除楼本体维修外还涵盖室外公共区域,安装路灯385套,新铺草坪两千多平方米,栽植树木200余株,形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社区新生态。

20251027102259702199281.jpg

“改造最怕各干各的、反复开挖,居民意见大,效率低。”施工方负责人李金波说。为避免此类问题,街道和社区牵头,联合水、电、燃气等单位共同参与,提前完成管线规划和流程对接。现场施工同步更换室内供水管线,“优化流程后,上下水改造与弱电整治同期进行,节省了20多天工期。”施工单位介绍。针对外墙保温与外窗更换的衔接,施工采用“标准化工序”,先换窗并做防水处理,再做保温层,确保密封。“以前窗边漏风,现在换了新窗户,室温能高3度。”居民周女士说。

施工期间,社区和施工方还推出一系列暖心举措,在小区公共区域摆放便携座椅,方便老人休息;安排专人定时清理施工垃圾,保持社区环境整洁;为减少停水对居民的影响,每个单元门口都设置临时供水点和排水管道,解决居民临时取水、倒废水的需求,这些细节赢得了居民的一致认可,获得居民好评。

20251027102259210500307.jpg

如今走进大兴区观音寺街道新安里东区,楼体崭新、景观优美、道路平整、设施完备。“旧改不是简单刷墙换窗,而是通过统筹协调,一次性解决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张雪静说。这场改造不仅让小区焕然一新,更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凝聚了民心,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