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 - 17日,西安市文慧文化书院在西安创新设计中心大楼三楼会议室成功举办“《群书治要》公益讲习会西安站”活动。此次活动面向社会大众,秉持公益性质,吸引了约400名群众踊跃参与,共同研习经典,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活动特别邀请了众多领导、学者及各界精英出席,陕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吴登昌出席活动并致辞。他强调讲习《群书治要》对传承中华文化、为民族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慧支撑意义重大。该典籍是“贞观之治”智慧源泉,对中外盛世均有重要作用。同时吴省长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在刘余莉教授带领下不遗余力、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希望大家认真研习、知行合一,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发展。
陕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省国资委原书记兼主任吴登昌致辞
陕西省委原秘书长王改民等领导也莅临现场,为活动带来高度关注与支持;陕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处长段彦煜、西安市警备区原副政委来国华、红旗出版社西北中心宣传部副部长、陕西省广电短剧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建波、西安市商业银行董事长王西省、北京华瑞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刘文彪等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也纷纷出席,为活动注入多元活力。
吴登昌省长与刘余莉教授亲切交谈

吴登昌省长与以刘余莉为首的中央党校《群书治要》传承会专家团队交流
活动期间,多位专家从传统文化视角分享了相关智慧。
刘余莉教授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伦理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主任,中广联合会文化视听传播委员会副会长,《人民网·理论频道》文化教育专家刘余莉教授强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群书治要》等典籍汲取智慧,涵养良好家风以引导社会风气,并指出家国一体、宇宙一体观的指导意义,需落实到日常。
冯金冉博士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伦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成员金冉博士分享《群书治要》中的夫妻相处之道,认为择偶应重品性,如孝敬父母者多具良好品质,为青年择偶提供参考。
秦芳副教授
哲学博士、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秦芳副教授梳理《群书治要》中“人文化成”经验,指出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源于一贯传统,中华儿女继承绝学有望成就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美好愿景。
邢梦潺博士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邢梦潺博士讲解《群书治要》人伦智慧,认为伦理道德教育是和谐社会关键,核心在于各正其位等,并阐述了父母子女、夫妻、君臣等关系的相处之道。
罗嘉羽博士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罗嘉羽博士以感恩为主题,指出知恩报恩是传统美德,感恩为教化之本,且与改过相辅相成,需修正七种毛病习气。
刘震寰博士
西南民族大学工学学士;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汉学院文学硕士、课题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伦理学(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刘震寰博士结合徐幹《中论》,分享学习传统文化的要素,强调信心、立志及实修,要知行合一、改过迁善。
聂菲璘博士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聂菲璘分享《群书治要》中的管理智慧,着重阐述德福一致原则下的选人、用人、纳谏、考察、激励、惩戒等方面的智慧。为当下领导实践提供指引。
《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团队的老师们,他们凭借各自的学术专长和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解读《群书治要》,为听众带来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盛宴。
西安市文慧文化书院院长刘慧玲
作为主办方,西安市文慧文化书院院长刘慧玲在总结中讲到,本次《群书治要》公益讲习会西安站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聚焦家庭教育与家风传承、人伦智慧、修身立志等核心议题。活动中,专家们从典籍中汲取古圣先贤智慧,深入阐释了传统文化在涵养良好家风、引导社会风气向上向善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家国一体等理念的指导意义,以及将传统智慧落实到家庭、工作、生活中的实践价值。此次活动为传承文化文脉、助力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启发,推动参与者更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永恒智慧与当代价值。
部分分享嘉宾
西安生物医药技术专修学院院长刘金田(上)
陕西麦里金食品有限公司顾问何达行(左)
浙江省丽水市南明书院蓝优莲院长(右)
西安素满香餐饮董事长秦鹏翔(下)
本次《群书治要》公益讲习会西安站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西安市民提供了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也为推动地方文化建设、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当地引发热烈反响,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