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市场迎来“新鲜血液”。8月20日,金威转债将在网上发行。金达威董事长江斌8月19日表示,此次公司扩产改造后,产能将实现跨越式提升,更加坚定公司在市场的主导地位。
对于市场而言,金威转债既是打新者的福利,也是检验可转债市场风险系数的一个参照。在高估值与低中签率的背景下,新券发行正在引发抢权配售现象。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可转债正处于优质品种稀缺与市场高估值共振的状态,可转债“进可攻,退可守”的属性正在弱化,一旦股市回调将迎来较大调整。
金威转债启动网上发行
8月20日,金达威12.9亿元“金威转债”将启动网上发行。金威转债信用评级为AA级,原股东优先配售日和网上申购日均为8月20日。
金达威主要从事营养保健食品(包含营养保健食品原料和营养保健食品终端产品)和饲料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是全球最大的辅酶Q10生产商。
辅酶Q10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脂溶性醌类物质,最重要的作用是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力,保护和改善肝、脑、心脏和神经系统功能。
公开信息显示,金达威今年以来业绩表现优异。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2亿元至2.6亿元,同比增长70%至100%。业绩增长主要因为辅酶Q10、维生素A及国内保健品业务销售增长。
此次转债募资拟投向辅酶Q10改扩建项目、年产3万吨阿洛酮糖、年产5000吨肌醇建设项目和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还将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透露,公司现有辅酶Q10发酵产能分布于3个发酵车间且与DHA等产品共线,已充分发挥柔性生产线优势,将大部分产能用于辅酶Q10的生产,但其他产品的订单承接能力受到挤压,发酵产能瓶颈日渐凸显。为满足持续增长的订单需求,本次募投项目拟新建一座辅酶Q10发酵车间及新增发酵设备等,以满足持续上涨的市场需求。
江斌表示,辅酶Q10正在呈现不断增长态势,预计2019年至2029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1.41%。本次扩产改造后,公司产能将实现跨越式提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更加坚定公司在市场的主导地位。
据智研咨询,国内辅酶Q10的主要生产企业有金达威、神舟生物、新和成、浙江医药等,其中金达威2024年度辅酶Q10产量为648.56吨。
打新难度加大抢权配售兴起
“金威转债上市有望开盘冲击130元。”一位打新投资者向记者表示,7月以来转债上市开盘价均达到130元,金威转债有望复制这一表现。
下半年以来,可转债发行节奏偏慢,而整个市场处于节节走高状态。中证转债指数近期连续刷新本轮行情高点。从年线看,该指数涨幅高达18.99%。
投资者打新中签难度颇大。数据显示,目前可转债打新户数已升至867万户,近期中签率在0.0015%附近。
金达威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洪航在路演时表示,目前公司大股东有计划参与认购转债。
由于网上申购难度大,不少投资者选择提前布局正股,通过抢权方式参与金威转债。根据发行公告,金达威股东可以参与优先配售,每股可以配售0.021189张金威转债。
一位可转债研究人士表示,提前布局正股抢权金威转债并不是一个划算的方式。由于存在除权效应,正股在参与配售后往往短期下跌,因此相当于在140元之上买入金威转债,得不偿失。
上述打新投资者表示,抢权配售需要根据正股质地而定,同时由于金威转债配售比例尚可,因此不少投资者确实参与了抢权交易。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新券抢权的关键在于对正股收益部分的判断,可转债收益本身贡献较小。在A股市场情绪较高的环境下,新券抢权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策略。
高估值正在降低市场吸引力
4月以来,可转债市场估值渐次走高,正在步入历史高位。
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可转债市场平均价格为151.91元,中位数价格为133.499元。而在今年4月7日,可转债市场平均价格为122.324元,中位数价格为115元。这意味着仅仅四个月时间可转债市场整体盈利在20%附近。
明明表示,截至上周末,可转债市场平价百元溢价率为31.41%,处于2017年以来99.81%分位数。目前可转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在债券市场回调叠加股市情绪高涨的背景下,固收资金仍有加配可转债的趋势,市场估值仍有不断突破前高的可能,但需要关注潜在的投资回报率会下降,风险也会上升。目前“上不封顶,下有保底”的属性将大幅弱化,若A股出现调整下跌,可转债市场极可能跌幅超过正股。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张继强提示,目前可转债面临的环境仍是估值有所透支、择券空间不足。
也有机构提出构造新的组合替代可转债。国盛证券分析师梁思涵认为,目前可转债正处于历史极值区域。从统计数据看,历史上位于该区间时,未来半年中证转债收益率均值为负2.9%,胜率为0%,可转债的长期配置价值较低。
梁思涵建议,投资者构建资产组合模拟可转债,从而实现预期的结果。由于目前可转债本身弹性低于权益,可转债理论上更加接近于股债组合,且可转债正股风格更加接近于小盘股,因此可以选取一半仓位配置7年至10年期国债,一半配置中证1000全收益指数,通过股债组合替代可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