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民林小姐趁着节前消费旺季给家里购置一个护眼台灯,但在品牌网上旗舰店发现:同一个商品有两个链接,一个价格优惠,另一个则维持原价。“两者差价一百多块,差点就下单原价的链接,幸好及时比价发现了。”林小姐颇为不解:为什么商家会重复设置不同定价呢?记者调查多个电商平台发现,类似情况在大促节点并不少见。

  调查:为何商家会对同一商品定多价?

  作为资深网购买家,小沈也透露自己在去年双11大促中购买某个品牌的猫砂也遇到这种情况,当她在店铺中再次搜索同款商品发现竟有三个价格链接,分别是正常价、百亿补贴价,还有一个是“3人成团”的拼单链接,三个链接的价格相差分别是20元~40元不等。

  “为何同一款商品,同一店铺有几个价格呢?商家既然要做促销,为什么就不能只做一个链接做最低的价格、让消费更简单明了呢?”小沈非常不解。

  对此,资深服饰商家电商代运营商黄志庆告诉记者,多个价格链接的情况一般在平台大促期间比较多见,如在618、双11、年货节等促销期间,商家为了参与平台商家各种营销活动(如百亿补贴、限时秒杀、拼团等),店铺往往需要为同一个商品创建多个链接,以满足活动的不同要求和限制。

  另外一位电商从业人士也验证了这个说法,他表示:在大促节点,平台会同步进行百亿补贴、秒杀等活动,百亿补贴是平台自己直接掏“真金白银”来做活动吸流量,这部分并非商家的让利。“虽然各平台补贴规则不同,但总逻辑是针对品类、单品进行补贴。活动期间,平台会根据后台数据监测,判断某阶段的卖得好、流量高,甚至是需要推广的热门品类进行补贴,从而形成引流效果。这么做,消费者看到,同款的商品会有不同的差价链接。”

  分析:买了高价链接后可要求退差价

  “事实上,日常情况下,一旦商家通过发布相同或非常相似的商品链接来占据更多的商品展示位,会被视为‘重复铺货’,违反平台规则,将受到处罚。”黄志庆告诉记者。据悉,针对商家日常的“重复铺货”行为,天猫、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都有明确规定,针对多链接、多SKU等差异化铺货模式,均有严惩机制。

  此外,记者联系多家电商平台得到的回复几乎一致,平台客服表示:若显示用户是在同一时间维度(如年货节),同一个店铺的商品,有价差,平台支持商家为用户“退差价”。但拼团等特殊购买机制的链接则除外。

  前述林小姐感慨,网购看似方便,但没有“一劳永逸”的最省钱办法,还是要学会比价。

  消费妙招:网购掌握这些方法可少花钱

  1,善用“退差价”

  消费者王小姐支招道,部分品牌店在没有申请保价的情况下,未确认收到货品之前,就能找客服退差价。“我现在收到网购商品并确认不退货之后,就会再头再查看价格。如果降价了,我就会跟客服提出退差价的要求。不少品牌店的客服一般都会同意,直接退还差价。”王小姐说,前几天买了某旗舰店的衣服,就退了20元差价。

  2,线上线下比价部分线下店可享线上最低价

  有购物达人还建议,无论网购、线下购,都要线上线下跨平台多比价。同一件商品,可以利用图片搜索,查看多家平台价格。即使是同一平台,除进入商品的商店搜索外,在不同栏目中进行搜索,譬如百亿补贴、政府补贴、秒杀、直播、今日特卖等进行搜索比价。在自营为主的平台,建议在自营店与加盟店之间搜索比价。

  “线下价格也不一定比线上贵,而且部分品牌专卖店还推出了线上旗舰店比价按最优惠方案结算的服务。”该人士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