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启动,这是苏州建城史上最大城建项目。随着这一枢纽工程的推进,项目所在的苏州相城区及苏州的发展面貌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跑步进入这一区域。如何乘势而起,实现城市及城区发展的跃升,也是当地正在起笔的重点。

  在11月1日举行的2025苏州相城国际经贸恳谈周开幕式上,不少新项目完成签约,涵盖先进材料、高端制造业、产业基金等领域。其中,既有围绕AI算力基础设施、垂直模型行业应用、具身智能等方向的布局,也有共建文化地标、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的携手。不同类型产业正在相城这片区域加速集聚。

  当前,相城正在全力打造“科创新城”,加快建设“数智经济新高地”。

  引人关注的是,相城区专门设有数智产业发展工作例会。在9月的一次例会上,审议了两份方案——《相城区数智经济产业“招大引强”工作方案》和《相城区数智经济产业“培优育强”工作方案》。一个多月后,这两份方案在昨天的开幕式上正式发布。

  方案的推出,直接指向相城发展的一个重点——让数智经济产业成为相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曲线。

  更早前的8月,相城区特地召开了一场围绕建设“数智经济新高地”的工作座谈会。那场座谈会上,发布了《苏州市相城区建设“数智经济新高地”行动方案》,也亮出了相城的产业图谱。尤为突出的一点是,当地拥有近2000家数字经济企业。

  锚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相城正全力做强包括智能车联网、智能建造、先进材料等在内的“3+3+X”现代产业体系,并以创新团队的标准成立人工智能等七个产业发展专项工作组,加紧描绘“龙头引领、核心突破、腰部支撑、生态协同”的产业新图景,加速推动数智技术、研发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样品”变成“产品”。

  今年以来,相城区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建区以来“零的突破”,首次跻身赛迪创新百强区榜单。此外,相城还有2家企业入选全国数据领域重点标准验证试点名单,22家企业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一批企业入选江苏省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名单,获评江苏独角兽、江苏潜在独角兽

  如今,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已经开建半年多,对于相城区而言,触手可及的是一个属于自己的“枢纽时代”。如何从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跃升,是相城的课题,也是机遇。

  相城正在推进苏州北站TOD向一个全新的定位迈进——成为一个围绕数智经济、研发创新、总部经济的“枢纽+产业+文商旅+服务”站城一体化TBD(城市科技商务区)核心区。从TOD到TBD,背后暗含的同样是相城发展数智产业的布局。

  按照规划,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将于2027年底竣工启用。项目投用后,人们从相城出发一小时走遍长三角将成为现实。届时,相城不仅将成为链接八方的交通要地,更成为人才、资本、信息汇聚融通的价值高地。

  今年,相城区已有131个项目开竣工、投产投用,共同构成了当地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当日的活动上,还有多个高能级平台揭牌,涵盖央地合作、AI动画发展、跨国技术转移、外资资源链接及校地协同等领域,将进一步助力相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