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了2025中国企业500强。该榜单以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入围门槛较上年提高5.79亿元,达到479.6亿元。其中,长三角地区共有135家企业入围,分省份看,浙江56家、江苏38家、上海31家、安徽10家。

  2024中国企业500强中,长三角共入围132家企业,其中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分别有51家、40家、33家、8家企业入围。相较之下,今年长三角入围企业略有增加,占入围企业总数的27%。

  按入围企业的地域来看,2025中国企业500强分布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北京、浙江、广东、山东、江苏、上海位居入围企业数量全国前六,其中,沪苏浙两省一市更是占据了全国前六中的三席。

  其中不少亮点值得一提。在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浙江入围企业数量尚处全国第四,而今年则比去年增加5家,入围企业数量超过广东(54家)、山东(52家),数量高居全国第二。其中,9家浙企入围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TOP100,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17位)、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2位)、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9位)、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54位)等。

  在2025中国企业500强中,国企、民企入围企业数量保持基本均衡格局,分别为251家、249家。同时,入围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连续8年提升,创下1.95%的新高。聚焦浙江,这里不仅入围民企多,而且创新活力足。其中,来自浙江的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500强研发强度前十;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则位居500强研发投入前十,研发费用高达266.65亿元。

  江苏的入围企业布局,更体现了城市间的均衡发展。在入围企业数量上,南京、苏州与无锡并列江苏省首位,均为9家企业,三地入围企业数量合计占全省比重超过7成。其中,江苏省内排位最高的是来自苏州的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21位,较上年提升4位。

  今年,安徽共有10家企业上榜,数量较2024年的9家企业略有上升,是近年来入围企业数量首次达到两位数。入围企业总体为制造业或与制造业高度相关的领域,包括奇瑞控股集团、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安徽海螺集团、安徽建工集团、淮北矿业阳光电源、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蔚来控股、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等。

  该榜单被誉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2025企业500强中,有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共有6家新入围企业。来自安徽合肥的蔚来控股便是其中之一,它不仅是2025年新晋入围企业,而且首次入围即位列367位,这正是安徽锚定“首位产业”汽车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