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汽销行业协会、江苏省工商联汽车销售商会、浙江省汽车流通协会、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下称“四大协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敦请主机厂改善长三角地区汽车经销商经营困境的函》。
在当前经销商面临较大经营压力的背景下,四大协会希望联合各汽车主机厂,共同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协同、厂商共建”的新型合作机制,推动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模式,共同应对行业周期波动,增强长三角地区汽车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助力长三角汽车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当前,"反内卷"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共识。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经销商经营压力高企
上述信函显示,近期,针对当前汽车市场存在的愈演愈烈的"内卷式"竞争现象,四大协会分别对辖区内汽车经销商的经营状况开展了市场调研。调查显示,长三角地区汽车经销企业普遍面临库存高企、市场竞争失序、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剧等严峻挑战,部分主机厂变相强制经销商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新车,已经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当前经销商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库存压力突破警戒线,主机厂持续压库现象突出,车价倒挂现象普遍;现金流危机加剧,6月起,长三角地区银行业陆续暂停汽车贷款业务,导致大量按揭客户无法提车,订单流失严重,银行返利政策骤降(部分降幅达11%),高息高返模式终止后,车价倒挂加剧,经销商被迫承担巨额亏损;销量断崖式下滑区域补贴政策差异,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日均到店客户量锐减,成交率下降超30%;成本与考核压力双重承压场地租金占比超行业警戒线,人力、营销成本居高不下,主机厂单方面制定捆绑式返利考核、模糊返利政策等。
从经销商行业来说,存在四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主机厂目标制定失衡;返利体系畸形;价格体系崩坏;配套服务受创等。
业内认为,当前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需求远超过了供给,即能够在购车价格和利润上有竞争优势,但供需失衡严重的情况下,超配车辆的经销商也难以消化过高的库存。并且经销商高价进车、低价卖车已经成为常态,新车价格倒挂现象尤为明显,这对于经销商的盈利水平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由于价格战,虽然厂家给出返点补贴等,但仍不足以维持经销商的盈亏平衡。另一方面,厂家制定的销售目标过高,返利政策复杂多变,给经销商的支持力度不足,而主机厂供应链账期又较长,当前激烈市场竞争下,经销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从汽车市场来看,今年6月乘用车市场将继续冲高,预计终端销量接近200万,市场持续回暖。不过,经销商库存压力并未减缓。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2025年6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6%,环比上升3.9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景气度有所下降。
为了冲击半年度任务目标,经销商库存水平被动上升,"以价换量"现象持续,进一步加剧资金紧张问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期调查显示,上半年仅有27.5%的4S店完成或超额完成销量计划,剩余72.5%未达目标,其中16.3%接近完成(90%-100%区间),显示大部分经销商上半年销量承压,库存积压风险显著攀升。
"经销商库存上涨,因为6月份是冲击半年度销量目标的关键月份,为了尽可能把返利拿全,经销商会有主动补库行为,加大6月份的促销力度,这使经销商6月份的经营状况呈现下行趋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对记者表示,整个市场成交的价格仍继续下探,不是大幅度降价,相对来说是稳中有降。尽管促销力度较强,但整体成交效果仍低于预期,成交率较5月份略有下降,因为5月份春季集客效果和车展集中的成交效果较好。
多举措并行共建行业健康生态
为维护汽车市场生态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四大协会强烈敦请各主机厂给予经销商建立产销协同机制、优化返利定价政策、强化风险共担意识、共建行业健康生态等支持。
具体来看:(一)建立产销协同机制,取消"一刀切"销量目标,根据区域市场容量动态调整批售计划,允许经销商自主申报合理库存上限(建议库存系数≤1.5);停止强制频繁更换试驾车和工作车,减少经销商经营负担;停止强制搭售、配件外卖等非理性考核,保障经销商经营自主权。
(二)优化返利定价政策。包括简化返利规则,明确非固定返利计算标准,公示返利明细,缩短返利兑现周期至30天内;建立价格预警机制,禁止跨区域窜货与恶意压价行为,对倒挂车型提供专项补贴。
(三)强化风险共担意识。包括调整批售节奏,协助经销商清理滞销库存,提供置换补贴或金融贴息支持;共建市场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同步终端销售数据,避免供需错配。
(四)共建行业健康生态。包括取消对直营品牌与经销商体系的差异化政策倾斜,保障传统经销商公平竞争环境;推动主机厂承担社会责任,对经营困难经销商提供延缓还款、利息补贴等过渡期帮扶。
作为长三角地区汽车销售、流通行业组织,四大协会希望联合各汽车主机厂,共同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协同、厂商共建"的新型合作机制,发挥商协会组织政企纽带功能,搭建长三角区域协作平台,完善行业自律机制,通过政策联动、资源整合、服务创新,推动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模式,共同应对行业周期波动,增强长三角地区汽车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助力长三角汽车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此前,全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也发布声明称,汽车经销商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每月都需要使用大量资金从生产厂家全款购车。从商会调研数据看,目前主销车型80%左右存在价格倒挂问题,倒挂金额普遍超过20%。这就意味着经销商如果不能及时拿到返利,将额外垫付大量资金。
全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建议,生产厂家与经销商是休戚与共的合作关系,应充分认识到返利能否及时兑现对经销商的直接影响,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彻底解决长期困扰经销商的返利政策不清晰、返利兑现账期以及返利使用受限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生产厂家与经销商互信共赢的合作生态,更深层次地解决汽车产业存在的"内卷式"竞争问题。
对于接下来的7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报告显示,受需求透支、部分地区恶劣天气以及传统消费淡季三重因素影响,7月汽车市场需求预计环比下降。然而,厂家批售量仍持续加码,致使经销商库存压力进一步加剧。尽管部分品牌新车上市及地区车展活动陆续启动有望推动销量回升,综合预计7月市场销量将环比小幅下降。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建议,经销商要根据实际情况,理性预估实际市场需求。同时要加大对"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政策的宣传",通过强化服务提振消费信心,把降本增效放在首位,防范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