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下午3时,深中通道迎来通车一周年。

  一个关键数据浮出:广东交通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深中通道开通后,诱增珠江口过江车流约15%。这意味着,珠江口的交通网被织密,人员企业之间的交流也更加密切。

  深中通道在增加珠江口跨江总车流量的同时也缓解了其他三座跨海大桥的流动压力。从地理位置来看,珠江口早先开通的三座跨海大桥分布在入海口和北部狮子洋流域,在狭长的伶仃洋仍有相当大的交通空白。

  深中通道则位于距虎门大桥与港珠澳大桥各30公里左右的中间位置,一经开通便成为伶仃洋上的关键通道,弥补了此前没有从珠江西岸城市直接到深圳的跨海大桥空白。此前,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苦堵车久矣。以虎门大桥为例,据越秀交建年报,2023年虎门大桥日均收费车流量10.36万辆,超出大桥设计日均饱和标准车流量为8万。

  开通以后,深中通道屡屡突破车流最高峰值。2024年国庆首日,深中通道车流量达到15.5万车次,今年"五一"当天,深中通道车流量突破18万人次。

  6月30日,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总车流量达3155万辆次,日均8.64万辆次,约占珠江口日过江总车流量的五分之一,有效促进珠江口两岸及粤港澳大湾区人员和物流往来。

  滚滚车流带动着珠江口两岸城市的人员密集的往来流动,节假日导航软件上时常飘红的道路拥堵状况也显示出珠江口两岸市民对对岸城市的好奇与探求的渴望。

  每到周末,一大早便有粤B牌照的旅游大巴从深圳开往中山。中山市博物馆附近的商家在接受南方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深中通道开通以后,中山市博物馆成为游客必打卡的景点,周边的停车场都被停得满满当当。

  一位在中山经营了5家大型粤菜酒楼的老板告诉南方财经记者:"深中通道开通后,我们餐厅停车场粤B的车牌增幅有30%,周末基本五六成都是深圳的车,销售额增长了差不多30%。"

  数据显示,深中公交开通以来,累计发送旅客近280万人次。据中山文化广电旅游局统计数据,2024年7月至2025年5月,中山累计接待游客2520.97万人次,同比增长26.94%;实现旅游收入216.44亿元,同比增长23.47%。

  深中通道开通后,深圳与中山互相加入对方的一小时"朋友圈",也让深圳空港、海港的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珠江西岸。

  从中山博览中心出发,仅需1小时20分钟即可到达深圳机场航站楼,这为珠江西岸旅客提供了新的出行选择。

  据了解,今年4月1日开始,从深圳机场到中山博览中心每天双向运行70个班次,单向车程45-50分钟,每天运行时间长达21个小时。

  南航中山营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旅客到深圳机场乘机人数不断增长,今年上半年乘坐南航深圳始发航班的中山旅客同比2024年上半年增长了2倍;深圳机场数据也显示,深中通道开通以来,珠江西岸旅客到深圳机场乘机人数,实现翻倍式增长。

  不仅是人流,物流也受到影响。深中通道开通前,陆路上从中山到深圳盐田港主要经由虎门大桥,单向车程需要将近4小时。而如今,从中山到盐田港的车程缩短了一半以上,南方财经了解到,运输成本的减少使得原本从南沙港出口的货物有一部分分流到盐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