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1.jpg

发布会现场

10月22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毕节专场在贵阳举行。毕节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杨凌志出席发布会并介绍“十四五”以来毕节加快实施“人才强市”以及推进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的相关情况。

图片 2.jpg

毕节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杨凌志

人力资源开发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三大主题”之一。2022年,国务院批复同意的《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毕节要努力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推动毕节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可持续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8年)》及《推动毕节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方案》《推动毕节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工作方案》“1+2”政策措施,采取“985”工作措施,实行项目化、清单化、时限化、责任化推动落实,硬件、软件同步发力,毕节人力资源开发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是实施“九大工程”夯基础。

聚焦教育事业提质增效,深入开展学位床位基础补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扩容、高等教育突破发展、继续教育学历提升、师资队伍补齐培优、困难学生资助加油、中心城区教育率先发展等“九大工程”,夯实人力资源开发基础。“1+2”政策措施实施以来,增加学位10.3万个、寄宿床位5.3万个,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4所、省级优质中职学校3所,15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较2022年提升0.7年。

二是实施“八项行动”扩总量。

聚焦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优势,深入开展资源整合供给提升、重点群体技能提升、服务产业能力提升、平台建设水平提升、企业人才素质提升、风险监测就业服务、东西协作劳务输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等“八项行动”,扩充人力资源开发总量。“1+2”政策措施实施以来,开展技能培训22.1万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56万人。

三是实施“五个计划”促提升。

聚焦全生命周期健康,深入开展出生缺陷干预提升、托育服务能力提升、农村儿童早期发展、妇幼健康能力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等“五个计划”,提升人力资源开发优势。“1+2”政策措施实施以来,乡镇标准化孕产保健和儿童保健门诊比例达89.64%,较2022年提升76.83%,建成临床重点专科62个,人均预期寿命较2022年提升0.37岁。

同时,按照“引进高端、强化中端、壮大初端”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引育用留”四大工程,建立健全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人才服务专员制度等机制,构建了“人才诉求受理、人才服务供给、人才服务回访”闭环式服务体系,帮助高层次人才解决配偶安置、健康医疗、子女入学等困难问题,全力推动“人才强市”建设。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提升至124.4万人,居全省第二,较“十三五”末增加4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