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新交所、纳斯达克宣布合作推出“全球上市板”,符合条件的公司只需提交一套文件,即可同步挂牌;②在交易流动性长期薄弱的背景下,新加坡试图以“双重上市+全天候价格发现”留住区域科技巨头。

  为了增强对区域内顶尖科技公司的吸引力,新加坡宣布了一项允许上市公司仅提交一套文件,便可同步在新加坡交易所和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的政策。

  根据新交所和纳斯达克周三晚间发布的公告,新交所将在2026年中推出“全球上市板”(Global Listing Board),为市值达到20亿新元(约合人民币108亿元)及以上的公司提供一套统一且简易的“跨太平洋融资框架”。

image

(来源:新交所集团)

  也就是说,符合条件的公司只需要填写一套文件,就能同时满足两地交易所的监管要求

  新上市框架和“全球上市板”旨在吸引的公司非常明确。纳斯达克CEO阿德娜·弗里德曼表示,这一双重上市桥接是“同类中的首例”,这对于在亚洲有业务、希望获得全球曝光并获得统一监管体验的公司来说值得兴奋。

  新交所集团首席执行官罗文才也表示,跨越不同时区的双重上市对投资者同样有利。他说:“你几乎可以全天候进行价格发现...鉴于目前的波动性,这让投资者可以进行24小时的风险管理,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选择,不论是以美元计价还是以新加坡元计价。”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兼金管局副主席徐芳达也在新闻发布会期间提及,这一双重上市框架也向希望在东南亚展业的中国公司开放

  市场流动性依然存疑

  推出新框架的背景,正是新加坡作为亚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证券市场的发展却颇为坎坷。

  由于新加坡市场的流动性不足,一些总部设在新加坡的新兴科技公司,例如出行公司Grab、“东南亚小腾讯” Sea Limited均选择直接赴美上市,同时按摩椅生产商OSIM、仓储运营商GLP等本地老牌公司也在近几年里从本地市场退市。

  根据LESG的统计,截至11月上旬,今年新交所主板仅有5宗IPO,这已经是近年来的最佳表现,但远远不及同地区的主要竞争对手港交所。

  作为对比,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1月初时透露,今年香港股票市场平均每日交易额超过320亿美元,较去年翻一番。今年前10个月香港有80个IPO募资,总金额超260亿美元,IPO募资金额排名全球第一

  新加坡金管局表示,当地股票市场今年第三季度的日均交易额为15.3亿新元,这已经是2021年一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推出新跨境上市渠道之际,新加坡金管局还发布了一项“价值释放”计划,以增强新加坡股市的竞争力。同时作为新加坡的央行,金管局还宣布向6家资管公司投放28.5亿新元,旨在发展基金管理行业并增加投资者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