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78078.png

瓦猫是云南特有的看家护宅、驱邪纳福的镇宅神兽。白族崇虎,俗称老虎为大猫,所以将虎形象化作瓦猫安放在房头门顶,以示避凶向吉。大理白族地区的房屋建筑多采用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屋面建筑格式。安放在正房屋脊正中位置的瓦猫是主人表达祈求家人平安、驱恶辟邪心理的一种方式。瓦猫又称镇脊虎、吉祥虎、降吉虎、向吉虎或降脊虎。

其中属大理鹤庆的瓦猫最为有名。大理鹤庆地区制作瓦猫的历史始于明代,匠人多是瓦窑上的技艺精良者。工匠用双手捏制出各种各样的瓦猫,有的有角,叫独角虎;有的有翅膀,成为飞虎;有的虎身人面,叫笑面虎等等。造型上,瓦猫耳朵直竖,咧着大嘴,舌头向外伸出,四颗锋利尖锐的牙齿,四肢粗壮有力,眼睛外鼓看上去凶气十足,伫立于屋脊之上显得庄严不可侵犯。瓦猫是结合了当地人民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审美意识,经过巧妙构思制作而成的民居屋脊专用的神兽造型。 

【传说】

相传,在南诏古国时期(公元738年-902年)一位贫穷的樵夫在采伐途中捡到一只受伤的流浪小猫,带回家里让体弱多病妻子照料。小猫逐渐好转,樵夫妻子的身体却越来越差,樵夫为挣得一蔬一饭,不得已常年在野外劳作,对妻子的照料自然有限。于是养好病的猫经常爬上房顶,看哪家烟囱冒出炊烟必定是在生火做饭,然后悄悄潜入这户人家把做好的饭菜刁来放在女主人的床头。

每次,猫咪偷饭菜都是悄无声息的来去,突然有一天,它站在房梁上发出尖厉而悲恸的嘶吼,惊动了全城的百姓,邻里乡亲闻讯赶来时发现樵夫妻子已经在家中过世。女主人死后,猫儿依然每日跳上房梁凝望四方,不过,它不再偷食物,而是一直望着主人的房间,守护着庭院,无论谁来驱赶它都不曾离开,直到自己的生命走向尽头。日后,村民们得知猫的作为,请城里的瓦匠打造烧制了一尊塑像,立在房顶用以纪念它的忠诚。因为请的是瓦匠修像,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只猫叫做“瓦猫”。

【寓意】

最早,瓦猫的出现主要是为民居建筑辟邪挡煞,而随着其在民间及历史上的流传与发展,人们将更多对于生活和人生的美好希冀与愿望投射在瓦猫上,因此它所蕴含的吉祥寓意也愈加丰富。

按照人们赋予瓦猫的不同精神需求将其大略分为三类:

“辟邪猫”

这一类瓦猫在民间最为常见,用来守护宅第平安、阻挡外来邪煞,所以又称为“辟邪猫”。

“辟邪猫”一般安放在大门或正房的屋脊中心,大多是单个出现。

“保向猫”

“保向猫”顾名思义就是用以保住房屋门向的瓦猫,它实际上是“辟邪猫”功能的延伸。

“保向”与民间风水学说有着密切联系。风水学说认为,当住宅门前或窗前有诸如墙角、屋檐等尖锐之物,或山石、树木等障碍物时,便是门前有“煞”或“冲”,日后会对家人健康或家庭幸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在这些有“煞”的位置摆放辟邪之物,如八卦镜、符咒或神兽等,以吓退或抵挡邪煞之物,在云南地区瓦猫就扮演了这一角色。

用于“保向”的瓦猫造型大多威武雄壮,面部狰狞,龇牙咧嘴,怀中常抱着一枚八卦镜或“石敢当”的字样。

“招财猫”

除了家人健康与家庭和睦,财富是民间最朴素、直接的追求。中国人向来不刻意掩饰对财富的渴望,并通过各种方式大胆直白地表达出来。

瓦猫在时光变迁中,也逐渐成为一种招财或保财的吉祥物。这类招财的瓦猫造型独特,首尾相通,口中常含有宝珠或元宝,两爪怀抱元宝山或铜钱,且多为成对出现。一般放在正门左右两边,如同民间大宅院门口的石狮子,也有的放在正房屋顶上,寓意“财源广进”或“招财进宝”。

【制作】

87780.jpg

78i7698679.jpg

制作有5个工序流程。

合泥:从烧制砖瓦的窑泥中精选上好瓦泥,然后将瓦泥用塑料布捂起来,匠人们对“粗”陶泥用手、脚进行“细加工”,直至陶泥全部粘合。

制坯:用瓦泥精心捏制成瓦猫泥坯。

晾晒:刚制成的瓦猫坯柔软潮湿,需要晾晒到半干的程度。

烧窑:将晒干的陶坯均匀有序、小心稳定地放置进窑内,密闭窑门。烧制瓦猫需把握好温度、窑内气氛、火焰的平衡流向等要素,才能烧制出好的瓦猫。

出窑,经过一天一夜的烧制,瓦猫烧制成型,将烧制好的成品逐一从窑内取出。如要烧制黑色瓦猫就要用柴火烧,采用烟熏渗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