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25日电 日前,由新华网主办的第十一届新华网教育论坛“2020·CIP教育创新大会”在新华网媒体创意工场举办。本届论坛围绕“Creation创新、Interconnection互联、Participation 参与”等维度,研讨教育发展新变革,探讨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活动中,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黄锋接受了采访,以下是本次采访的精彩内容。

Q1:请您介绍下,学校在社会培训方面的基本情况。

黄锋:近年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把握柳州市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核心枢纽建设的重要契机,主动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依托学校牵头成立的“广西轨道交通工程职教集团”和“中国—东盟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联盟”,成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等铁路企业的定点培训单位,并为10余个铁路企业提供岗位资格性培训、适应性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打造了“铁路新职人员岗前资格性培训”“高铁客运服务礼仪”等15个精品培训项目,年均完成铁路行业职工培训约200个教学班次、15000人次,形成“面向铁路、服务地方”的铁路培训新品牌。

Q2:学校在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方面,有何具体载体?

黄锋:学校牵头主持的“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于2017年获批广西第一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经过两年的建设,于2019年成功入选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资源库以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为核心,坚持“校企联合、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校企共同开发分层次、针对性强的培训资源包,面向学校教师、在校学生、企业员工、社会人员等用户提供资源检索、在线学习、职工培训、技能考证、终身学习等个性化服务支持,充分发挥国家示范性专业建设的辐射与社会服务作用。目前,资源库中已经完成了13门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资源总量超过5000条,用户注册人数超过36000人,其中企业及社会学习者用户超过4000人,资源库应用推广的效果良好。

Q3:刚才您提到,校企共同参与到资源库的建设中,共同开发分层次、针对性强的培训资源包。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是怎么分工的?学校负责哪些方面,企业负责哪些方面的内容?

黄锋:校企共同开发分层次、针对性强的培训资源包,这一项工作内容的具体实施步骤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收集国内外轨道交通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相关信息,尤其关注“大智移云物”和“5G”等先进信息技术与轨道交通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同时,将新理念、新技术融入到具体职业、岗位的业务培训内容中,使企业职工快速适应轨道交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所引起的新变革。

二是结合铁路和轨道交通企业不同的培训属性,深入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对企业岗位特征、行业技术更新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开发符合企业需求的、分级分类的职业培训课程体系,包括培训计划、方案、标准、考核评价等。

三是针对不同培训项目的内容和特点,设计开发培训项目微课、慕课、VR(虚拟现实技术)等信息化培训资源,编制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及微教材)。

四是依托学校“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进一步扩大培训资源的覆盖面、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

在该项具体工作中,学校主要负责内容为主导的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开发信息化培训资源以及开展培训活动组织与管理等工作;企业主要负责的内容为:配合前期开展的培训需求调研工作、提供行业企业政策导向资讯、参与设计分级分类的资源架构及培训资源包的内容组成、参与开发信息化培训资源等工作。

Q4:请您谈一谈,“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社会培训的应用中,还有哪些工作亮点?

黄锋:在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举措:

一是,在资源库中构建“三层三维”的培训课程新体系,即:按照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任务”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技能”三个维度,以及A类技能(职业普适技能)资源、B类技能(岗位基础技能)资源、C类技能(岗位核心与拓展技能)三个层次的架构,将资源进行分类,形成系统化的资源层级体系。

二是,契合轨道交通产业智能化、高效化、国际化的发展,与合作企业共同构建“联盟制•定制式”的职业培训新模式,组建不同类别、衔接紧密、优势互补、功能完整的“联盟制”培训团队,结合企业和培训学员的多元化需求,对培训课程进行定制式的精准设计与开发,强化分类指导,实现精准培训。

三是,专业资源库中汇集了联建铁路院校服务高铁“走出去”铁路企业开展本土化人才培养的成功实例与专业资源,开发了双语教学及培训资源包。通过资源库的推广应用,面向东盟轨道交通院校输出专业优质资源,搭建职业教育“服务高铁走出去”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