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红薯苗栽种时节。4月10日,记者走进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红薯科技产业园,只见一个个排列整齐的育苗大棚矗立在田间,大棚内嫩绿的薯苗整齐地簇拥在田垄上,工人们正熟练地对薯苗进行采摘、捆绑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拔苗、捆绑、装箱这些活俺都能干,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出来多挣俩钱补贴家用,咋不行里!”年近50岁的张店镇仝堂村村民陈英杰一边将红薯苗打捆一边告诉记者,她每天早上8点多来书强红薯专业合作社干活,一般一天能挣80元。

  “这是普薯32,咱本地都叫它西瓜红,这个红薯吃起来口感软糯,无筋无丝,市场上销售紧俏。昨天临港街道刘洼村种地大户朱大森订购的15000株就是这个品种。”书强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书强拿着一捆红薯苗介绍道,除了普薯32外,他的育苗基地还有商薯19、济薯26、哈密等10余个品种的红薯种苗,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种植需求。

  “我们依托县红薯科技产业园,引进脱毒种薯薯苗进行繁育,在满足我们合作社种植的同时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今年我育‘大棚+地畦(拱棚)’苗一共有60多亩,春薯苗大概能出3000多万株,加上夏薯苗,一年下来能销售5000多万株,光销售薯苗一项就能收入300多万元。”李书强自豪地说。

  作为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唐河红薯,常年种植面积在30万亩左右。为了有效提高红薯的产量和品质,2021年唐河县利用政府专项债资金投资4900余万元,在滨河街道王庄村高标准建设唐河县红薯科技产业园,通过培育脱毒红薯种苗,实现红薯产量和品质的双提升。

  “育红薯苗跟照顾孩子一样,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好,温度、湿度有严格的标准,稍有不慎,将会导致育苗失败。”红薯科技产业园组培中心主任赵影影说,她们的实验室通过引进新品种进行培育,可实现年生产脱毒试管苗50万株,经过扩繁后能够生产红薯种苗达15亿株。通过脱毒红薯苗的科学培育,目前已实现每亩红薯增收1000斤以上,亩均增收500元。

  近年来,唐河县通过建立“产业园+科研院校+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产业园的育种、科研院校的科技、合作社的示范带动、农户的积极参与等优势,通过电商线上销售和网络推介等形式,示范带动全县1000余家专业合作社发展脱毒红薯产业,产品远销上海、武汉、广州等城市,真正让“唐河红薯”走向全国、走进千家万户。(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